|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00-13:15 | 专题报告 | 梅尼埃病诊疗初探 | 殷善开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 2 | 13:15-13:30 | 专题报告 | 前庭代偿基与机 | 张甦琳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3 | 13:30-13:35 | 讨论点评 | 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35-13:41 | 论文发言 | 内淋巴囊外侧壁切除术治疗97例顽固性梅尼埃病的远期疗效 | 张道宫 |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山东省耳鼻喉研究所) | 
| 2 | 13:41-13:47 | 论文发言 | 内淋巴囊减压术治疗梅尼埃病合并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分析 | 刁桐湘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 3 | 13:47-13:53 | 论文发言 | 不同内淋巴囊形态的梅尼埃病患者对内淋巴管夹闭手术疗效差异的探讨 | 汪 芹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 4 | 13:53-13:59 | 论文发言 | 梅尼埃病的临床分期与海马体积的初步研究 | 菅慧蓉 |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山东省耳鼻喉研究所) | 
| 5 | 13:59-14:05 | 论文发言 | 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梅尼埃病眩晕预后预测模型 | 郭俊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 6 | 14:05-14:11 | 论文发言 | 前庭性偏头痛和梅尼埃病:鉴别困境 | 陈镜羽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7 | 14:11-14:17 | 论文发言 | 快速轴位滚转试验与常见辅助诱发试验在HSC-BPPV定侧优势中的临床研究 | 邢娟丽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8 | 14:17-14:23 | 论文发言 | 老年BPPV患者认知功能、焦虑、抑郁与残余头晕的相关研究 | 孙 进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 9 | 14:23-14:29 | 论文发言 | 基于3D眼震分析的BPPV人工智能诊断模型及其应用 | 路 文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 10 | 14:29-14:35 | 论文发言 | 耳石复位治疗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主观痛苦影响分析 | 刘秀丽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1 | 14:35-14:41 | 论文发言 | 打破良性位置性眩晕鉴别困境 | 田 娥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4:40-15:00 | 卫星会 | BPPV的智能诊治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01-15:07 | 论文发言 | 国产人工前庭原型机的研发进展 | 韩 鹏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2 | 15:07-15:13 | 论文发言 | 老年患者眩晕程度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 陈建勇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 3 | 15:13-15:19 | 论文发言 | 焦虑/抑郁对不同类型前庭综合征患者眩晕障碍的影响 | 冯 帅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4 | 15:19-15:25 | 论文发言 | 儿童前庭性偏头痛及复发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回顾性研究 | 汪 毅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 5 | 15:25-15:31 | 论文发言 | 基于XGBoost算法的周围性眩晕疾病分类诊断模型 | 唐小武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 6 | 15:31-15:37 | 论文发言 | 老年头晕/眩晕患者的纯音听阈与动态平衡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 陈正丽 |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 
| 7 | 15:37-15:43 | 论文发言 | 成人和儿童单侧或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前后前庭功能变化的研究 | 管锐瑞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 8 | 15:43-15:49 | 论文发言 |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前庭功能障碍预后临床队列研究 | 郝维明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 9 | 15:49-15:55 | 论文发言 | 23例双侧前庭病病人临床特点分析 | 闫 涛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6:00-16:06 | 论文发言 | 精简前庭康复训练步骤对前庭性眩晕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 | 郭婷婷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 2 | 16:06-16:12 | 论文发言 | 中重度OSA患者前庭诱发肌源电位的临床分析 | 李 欣 | 清华大学 | 
| 3 | 16:12-16:18 | 论文发言 | 前庭康复(凝视摇头训练)对于不伴自发性眼震的视频头脉冲试验异常患者的疗效研究 | 田 亮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 4 | 16:18-16:24 | 论文发言 | 六轴智能机器人在前庭功能稳定性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 黄凤月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 
| 5 | 16:24-16:30 | 论文发言 |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居家型前庭康复指导平台的临床应用 | 郑贵亮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 6 | 16:30-16:36 | 论文发言 | 视觉追踪训练联合虚拟现实系统辅助PPPD患者前庭康复效果分析 | 冉慧琳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 7 | 16:36-16:42 | 论文发言 | 直流电刺激诱发的眼肌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 张 青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 8 | 16:42-16:48 | 论文发言 | 冷热试验在急性前庭综合征的可靠性分析 | 黄晓邦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 9 | 16:48-16:54 | 论文发言 | 感觉统合试验在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测评中的应用 | 祁志强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